学校选择问题:
在一战上财失利之后,最开始的想法是选择报考北师应统,由于21年北师应统的报录比是异常友好的5:1,所以觉得可能是二战求稳的一个较好选择。到了九月中旬,我逐渐意识到:如果我觉得好考,一定也有很多人会觉得好考,这个时候可能就不太好考了。又因为自己始终很想去上海苟活几年,再加上华师的统计学水平非常强劲(我们本科有门课的老师就是华师大统计的),我选择改成华师应统。成绩出来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自从19年华师应统爆炸之后,华师应统的统招人数就在不断缩减,21年已经减到了只有26个名额,相比上交复旦上财的统招人数来说,华师名额是较少的。我原本以为今年应该也只招大概30左右,但没有想到今年很罕见的扩到了40个名额,22复试线也是非常可观的378分,与21年持平。
心态上的调整:
不论是对于一战的同学还是二战的同学来说,备考期间心态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希望大家能够以一种从容的姿态来应对研究生考试。不至于把考研看的苦大仇深,也不能够只把考研看做下饭小菜。当然,在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以应用统计为首的卷王专业让大家叫苦不迭的时代,想做到从容考研并非易事。这个时候多认识研友很重要,也许他们不会对你的知识补强有多大帮助,但是可以让你感觉你并不是孤军奋战。考研期间,尤其是二战考生,大部分时间是隔绝了和社会的来往的,再加上同龄人要么有了工作,要么已经读研,你很难和家里人倾诉你的感受。这个时候多加一个二战群,亦或是多认识几个研友,与他们倾诉,对你的帮助会非常大。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人。
在你的备考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一道题琢磨不透而自暴自弃,也可能会因为政治或者英语单词背不下来而懊恼不已。仍然是我说的,你要学会从容。在没有进考场之前,你遭受的所有挫折与磨难是你成功的一部分,而不是给你下定分数的一部分。在这个知乎人均模拟卷140、150的时代,这些所谓的爽文会让你焦虑,但是你和这些爽文作者根本没有任何交集,没有必要让别人的短暂欢愉转化为自己的懊恼和怀疑。知道自己学懂了什么,没学懂什么非常重要,而不是患得患失。
另外,如果你实在学累了,该玩就玩,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包袱。军队打仗也要休息,不然怎么打持久战呢?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你高效的9个小时,不会比那种削尖脑袋的14个小时差。仍然还是我说的,要从容。
初试复习经验:
学习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在九月之前:9.00-12.00 2.00-6.00 7.00-9.00(九个小时)
在九月之后:8.00-12.00 2.00-6.00 7.00-9.00(十个小时)
由于有的同学备考期间还有课程需要学习,所以具体的时间安排也因人而异,由于九月开始慢慢要准备政治了,相比之前多了大概一个小时。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可以加,我个人是按照这个时间点进行备考的。仍然还是我说的那句话,不论时间长短,高效是最重要的,切忌用堆时间的方式来自我感动(自我感动是考研一大避讳),即便是堆也要堆出效果,一定是要学会,而不只是花时间学了而已。
白天做数学,下午做专业课,晚上开始英语和政治(九月之后),这是我考研期间(一战&二战)的时间安排。前期一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和数学上,英语单词一定要早早准备(五月开始),政治较为注重时效性,不必准备过早,九月开始即可。
以下的具体课程安排我按照二战的情况进行描述,对一战同学的建议也会进行相应的补充。
1.政治
(1)9月初-10月初(国庆放假后):跟腿姐强化班,配套书籍:腿姐考点清单&腿姐30天70分。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由于我一战学过一次政治,所以选择了难度更大的30天70分作为刷题书,一战的同学仍然建议选择肖秀荣1000题。
(2)10月初-11月中旬:跟腿姐技巧班,配套腿姐背诵手册进行巩固记忆,二刷30天70分。仍然是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左右。
(3)11月中旬-12月初(非常重要):继续狂啃腿姐背诵手册的同时,疯狂刷各大老师模拟卷(肖八,徐六,腿四,米六,杨六
),我后期是用微信小程序进行刷题的(因为都买纸质比较浪费时间),反复刷反复记忆。学有余力时,我还背诵了腿姐背诵手册分析题的马原和思修部分内容(今年第一个分析题就是靠腿姐续命)。每天大概2-3个小时。
(4)12月初-考前:刷肖四米三,疯狂背肖四大题。通过各种机构总结的肖四模板进行辅助背诵。
补充:一战的同学如果担心九月准备过于紧张,也可以在八月进行强化班的学习,再早就不太合适了。市面上主流的两个老师里面我选择的是腿姐,腿姐的技巧班真的很有帮助。对于肖老,虽然很多人说肖秀荣22押题不准,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真的很认真的背诵了肖四的分析题,你是可以答对百分之六七十的题目的。我的政治分数相比去年有提升,就是因为我今年背肖四背的确实比之前认真(大家还是要相信肖老)。当然,如果不放心只背肖四的话,除了刚刚说的背诵手册内容之外,12月初可以听听腿姐的冲刺班,她会给一些预测题目。总而言之,多刷模拟题是关键,一定要把模拟题刷透,尤其是肖八肖四。
2.英语二
(1)5月-考前:用墨墨背单词
背红宝书6600,反复背,一直背到考前为止,每天定量在200-300。
(2)6月-10月:一刷阅读,范围从英语一01-21,英语二10-18(我用的是考研真相),每天做一篇阅读即可,有时候一天会做两篇(但不超过两篇)。做的时候先逐句翻译,划出长难句,然后在做题,并把文章里的一些单词和句子记在笔记本上,有时间翻出来反复看。
(3)10月-11月初:二刷英语二阅读,不理解的题目配以唐迟的阅读课,开始听唐静的翻译课(这个课对我二战分数提升帮助蛮大)。翻译课讲的远远不止于翻译,所以我个人建议还是能听一听。
(4)11月初-12月初:继续二刷英语二阅读,不理解的题目仍配以唐迟的阅读课,开始听潘赟的写作班,准备作文模板,听刘琦的新题型。由于近几年英语二在新题型上加大难度,稳稳拿下新题型分数非常重要。
(5)12月初-考前:留下的19-21的英语二用来在考前最后几天做模拟。对英二近几年的作文进行模拟写作,继续巩固模板即可。
补充:英语二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第一年我不太重视英语,忽视了背单词的重要性,第一次考的英二成绩确实不太拿的出手,所以背单词真的很重要。背单词一定不能只背一种意思,一定要多义背诵,这也是为什么要反复背诵。阅读理解必然每个人对答案的想法各有不同,一定要明白不是让你选什么,而是出题人想让你选什么,转变这种思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与其做多,更要做精阅读。对于完形填空则不需要太多准备。
3.数学三
(1)7-10月:刷李正元
全书(包括配套的课后习题),配套武忠祥强化班课程和李永乐线代强化课程,配套一本李林880进行配套练习,每天花6个小时在这上面是有的(我借用了一部分下午的时间准备数学)。全书部分只看了高数和线代部分(李正元的线代部分非常不错)。
(2)10月-考前:疯狂刷模拟题(重要),配套以李正元超越135分,一战二战我都刷了将近70+的模拟卷,包括合工大13-19共35套(占大头),张宇8+4,李正元5套,李林6+4,李艳芳
3套,李永乐6套等。我是在十月之后每天刷1套,我个人觉得刷模拟题是备考数学最关键的阶段。这个时候每天刷模拟卷+总结大概就是4个小时(早上)。李林4我留到最后考前几天进行模拟。
补充:对于一战的同学,刷李正元全书必定是比较吃力的,也同样可以使用李永乐全书,这本书更适合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易于理解。如果担心7月准备过于紧张,也可以从5月开始刷李永乐全书配套武忠祥
和李永乐的基础课程加李林的880题,7月再入手武忠祥的高数辅导讲义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并听对应强化班的课程学习。无论前期如何准备,十月后的刷模拟题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刷模拟题期间,练习自己如何用一张草稿纸做完整个题目,每次做题的时候,试着控制自己能不能在两个半小时内做完试卷。考研数学备考有足够多的模拟时间,这种大量的模拟卷练习也会使得你在考场上不会因为个别难题而打乱你的答卷思路。适当的笔记是重要的,在学习全书的同时,可以在书旁放一个笔记本,记下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4.专业课(432统计学)
(1)7月-10月:学习第二版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刷课后习题(包括补充题目),除7.5,7.6以及8.2,8.3,8.5之外的所有部分习题都需要做。
(2)10月-11月:学习第五版贾俊平
《统计学》(除指数章节都要进行学习),并配套做统计战线AB班习题册。
(3)11月-12月初:刷各大院校的往年真题,包括华师11-21年真题,上财15-21年真题,以及上交15-21年真题。补充一些其它书籍的知识点,例如《应用回归分析》(所有部分都看),《时间序列分析》(看到了ARIMA模型部分)。
(4)12月初-考前:二刷华师真题,背诵简答题模板。
补充:华师的专业课风格一直比较稳定,但近年来也在慢慢考察除贾俊平,茆诗松
这本书以外其它书籍的内容,例如22年的高斯马尔科夫条件,就是回归分析这本书上的内容。华师的专业课难度中等,但是会有适当的压分,这两年的均分一直在110分左右,而压分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简答题。所以一定要在后期对简答题的准备有所重视,我的建议是能答得越多越好,不要只局限于回答简答题里面问你的问题,可以适当的进行扩展。
华师相比上交复旦上财,更注重考察你对知识理解的全面程度,除了13年考察的二元回归的矩阵计算
和14年考察的贝叶斯后验期望估计计算较为复杂之外,近几年的计算题考察难度偏低,而选择题考察难度逐年上升,22年的选择题里也考到了关于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的内容。所以在备考期间,不需要过分在意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推导。很多人容易对贾书掉以轻心,恰恰华师在考察贾书内容上非常细致,例如21年简答题考察了如何解释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此消彼长,书中的图例刚好解释了这一原因,这个图很容易在备考期间受到忽视;22年的选择题中,也考到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定阶问题,这也在贾书的例题上有所描述,所以对于贾书一定要重视细节,任何一个你觉得不起眼的点都不能放过它。
本文转载于知乎,作者:很没有精神